首艘、首台、首个!本周,我国能源领域上新一批“大国重器”
本周
我国能源领域
传来多个好消息
实现重要突破
01
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
单台年发电量60亿度
7月6日
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
浙江北仑电厂的大国重器8号机组
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后顺利投产
随着新机组陆续投产
北仑电厂将以734万千瓦的火电装机容量
成为我国装机规模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02
首艘、首航、首艘首台首首次
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实现3个突破
7月2日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
“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海南省洋浦港
并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该轮在船舶制造领域实现了
国内船东第一单
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
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
三个突破
展现了国内航运企业
从船舶设计建造到绿色燃料供应的本周
全链条自主能力
03
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机组转轮研制成功
水电机有了“大心脏”
7月2日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
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转轮
自主研制成功并发运
该转轮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
该转轮在
水力性能、高效运行区间和承压能力方面
均实现行业突破性提升
04
我国首个
天然气全链条深冷处理厂全面投产
7月3日
我国首个
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
在四川全面投产
天然气深冷处理是源领域上一种利用低温环境
对天然气进行分离、提纯和液化的新批技术
具有分离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的大国重器特点
盐亭处理厂采用
我国自主研发的超低温深冷技术
一次性产出
商品天然气、液态乙烷、首艘首台首液化石油气等
7种产品
每年可处理20亿立方米天然气
05
我国首个
海水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
7月2日
我国首个实现工业运行
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
在山东青岛建成投用
此次投用的本周
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
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
装机容量7.5兆瓦
项目每年可发绿电1670万千瓦时
项目创新采用漂浮式光伏结构
最大限度借助海水散热
通过冷却效应提高发电效率5%~8%
点赞
期待更多新的大国重器!
源领域上总监制丨唐怡
源领域上制片人丨刘博
源领域上策划丨王楠
源领域上(责任编辑:百科)
-
免疫力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受损,各种疾病便会乘虚而入。身体的哪些信号说明你的免疫力正在悄然下降?如何增强免疫力?01什么是免疫力?免疫是指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指抵御外来微生物、蛋白质、化学物质等 ...[详细]
-
中新网大同7月6日电 (刘小红)6日,山西大同直飞莫斯科的国际航线正式开通。至此,山西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实现省内两座城市(太原、大同)开通俄罗斯航线的省份,该航线也是大同开通的首条洲际航线。大同直飞莫斯 ...[详细]
-
中新社北京7月6日电 民航局6日宣布,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当日应询表示,这一举措,是为缓解有关地区航班增长压力,保证飞行安全,减少航班延误,保障旅客权益,对两岸同 ...[详细]
-
黑龙江省“铭记抗战历史,致敬抗联英烈”大型融媒体调研采访活动启动
中新网哈尔滨7月7日电(记者 刘锡菊)7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黑龙江省“铭记抗战历史,致敬抗联英烈”大型融媒体调研采访活动在东北烈士纪念馆正式启动。本次调研采访 ...[详细]
-
中新社北京7月6日电 民航局6日宣布,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当日应询表示,这一举措,是为缓解有关地区航班增长压力,保证飞行安全,减少航班延误,保障旅客权益,对两岸同 ...[详细]
-
又到了七月,阳光火热、暑气正浓,也是各类水果集中上市的季节。这个时候的水果不仅鲜甜多汁,营养也很丰富,是补水消暑、提振食欲的好选择。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7月有哪些“当季宝藏水果”,吃对了更健康!1. ...[详细]
-
中新网湖北仙桃7月7日电 (王鹏 徐强 涂玲玲)经武汉海关所属仙桃海关关员现场监管,湖北仙桃一食品公司重约8.6吨的鲜活黄鳝7日搭乘冷链运输车顺利发往越南。“现在正是炎热的夏季,每次出口都是与时间赛跑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 (记者 吕少威)2025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正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进行,将持续至7日。同期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无人机及无人系统博览会以及2025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100 ...[详细]
-
在过去很多年里,开心果一直混迹在全球干果版图中,不温不火又不可或缺,主打一个低调“人设”。2023年,它乘着短视频的东风意外走红,瞬间成了全球零食界的新宠,身价也肉眼可见地暴涨。可到了今年,情况又急转 ...[详细]
-
罪行昭昭!侵华日军731部队原队员:一天生产2吨细菌用于轰炸
近日,侵华日军口述罪证视频曝光。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队员胡桃泽正邦承认,七三一部队在中国南方实施细菌战。他回忆:“发动细菌战前,一天要生产细菌两吨,像火药一样装好后,马上用于轰炸。就像直升机给田地撒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