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 夏日玩水需注意 如遇危险这样施救
暑期多发,家长救高度警惕!和孩
随着气温攀升
加之暑假到来
涉水活动增多
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
男童被急流吸入桥洞
6月29日
在安徽宣城一景区内
一名男孩跌入湍流被吸入桥洞下
危急时刻
一名白衣大哥眼疾手快死死抓住孩子手臂
众人在激流中合力拽回坠河男孩
成功将孩子拉上岸!夏日需注
江里孩子扎堆“野泳”
据广西新闻频道消息
暑假刚开始
南宁邕江边出现许多儿童戏水的玩水危险身影
不远处就竖立着
“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的意遇样施警示牌
不少家长在岸边玩手机
让小孩自己下水玩
有的小朋友没有带任何
救生设备就下水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多起
儿童溺水悲剧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6月8日下午,家长救广西柳州3名儿童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和孩情况下到穿山镇五道村游玩,徒步通过穿山河的夏日需注一处滚水坝时不慎落水遇难。
6月15日,玩水危险河南许昌鄢陵县3名小学生结伴游玩,意遇样施在一广场浅水区捞鱼时不慎滑落至深水区,家长救最终2人溺亡。和孩
据新京报消息,夏日需注6月22日,玩水危险湖南张家界3名学生下河游泳溺水,意遇样施其中1人被成功救援上岸,两人被冲走不幸遇难。
如何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
家长需做到全程监护
让孩子远离危险水域
带孩子游泳时,选择正规场所
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六不准”原则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盲目下水施救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哪些地方是高风险地点?
家长孩子都要了解↓↓
很多人以为
“人在溺水时会大声呼救”
实际上
真正的溺水是快速而无声的
鉴别是否溺水
记住这6个要点↓↓
1.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
2.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
3.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
4.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5.可能会头后仰、嘴巴张开,有的人可能头前倾。
6.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眼神涣散,呼叫无反应。
遇到溺水
如何正确自救或施救?
一起来看↓↓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融媒体工作部制作
(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综合)
-
中新社里约热内卢7月6日电 当地时间7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里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期间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李强表示,中国同埃塞建交55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两国始终真 ...[详细]
-
中新网杭州7月7日电(郭其钰 黄彦君)2025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已于7日凌晨0点前后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预计于8日早晨起转向西偏南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并于8日下午到夜 ...[详细]
-
丝丝“凉意”彰显民生“温度”!暖心服务应对“烤”验 保障百姓生产生活稳定
央视网消息:2025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继续影响我国,中央气象台7月5日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多地多部门推出系列举措,为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保障百姓生产、生活稳定。江西吉安:打造智能驿站 24小时提供清 ...[详细]
-
新华社合肥7月7日电(记者吴慧珺、何曦悦)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大会7日在安徽合肥举行。这是我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宇航 ...[详细]
-
“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更多动能(环球热点)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将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在确定性、稳定性日益成为全球稀缺资源的当下,“大金砖合作”在全球治理 ...[详细]
-
炎炎夏日,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吃各种清凉食物消暑的习俗。大江南北,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奇趣”味道,这些美食在本地人的心中是美味佳肴,但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闻所未闻↓河南丨大叶荆芥:苦涩中的清凉美味河 ...[详细]
-
1937年7月7日枪炮声撕裂了寂静的夜空这一天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不能忘记的日子八十八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的炮火点燃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烽烟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共同面对危难八十八年岁月流转那段抗争史诗依然在华 ...[详细]
-
黑龙江省“铭记抗战历史,致敬抗联英烈”大型融媒体调研采访活动启动
中新网哈尔滨7月7日电(记者 刘锡菊)7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黑龙江省“铭记抗战历史,致敬抗联英烈”大型融媒体调研采访活动在东北烈士纪念馆正式启动。本次调研采访 ...[详细]
-
中新社广州7月6日电 (记者 王坚)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6日强度持续增大。当日,在其影响下,广东海上和粤东沿海市县出现大风和强降雨,其余地区出现高温天气。广东省气象局介绍,“丹娜丝”于6日5时由强 ...[详细]
-
文/冯玲玲中新社国是直通车4日主办“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活动。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在会上表示,自“双碳”目标提出五年来,中国已构建起完善的“1+N”气候政策体系,为绿 ...[详细]